某磁铁矿选矿厂曾因除铁流程混乱,用
电磁盘式除铁器却没效果:矿料没预处理就直接进料,磁强参数乱调,导致铁杂漏除率超 18%,精矿品位不达标;经恒基磁电工程师优化作业流程后,除铁率飙升至 95%,精矿产量每月多增 150 吨。电磁盘式除铁器用于磁性矿除铁,不是 “通电就能用”,而是要遵循科学流程 —— 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,每一步都影响除铁效果。恒基磁电基于 300 + 磁性矿除铁项目经验,拆解标准化作业流程。
流程 1:前期准备 —— 设备检查 + 矿料预处理,打好基础
正式作业前需做两项准备,避免设备 “带病运行” 或矿料 “卡壳”:
-
电磁盘式除铁器检查:①用恒基磁电配套的高斯计测磁盘表面磁强(需达额定值 ±5%,如 15000Gs±750Gs),若磁强衰减超 10%,联系补磁;②检查自动卸铁刮板(与磁盘间隙 0.1-0.2mm,磨损超 0.5mm 需更换)、输送带张力(过松易打滑,过紧易磨损);③测试电气系统(绝缘电阻≥100MΩ,避免漏电),某矿山曾因未查绝缘,导致电磁盘式除铁器短路停机,耽误 4 小时生产;
-
矿料预处理:用振动筛筛除矿料中>100mm 的大块杂质(如废石、钢筋头),避免卡滞电磁盘式除铁器进料口;若矿料湿度>12%,先经烘干机降至 8% 以下(防结块粘磁盘),某赤铁矿厂预处理后,电磁盘式除铁器堵料次数从每天 2 次降至 0 次。
流程 2:设备启停 + 参数设定 —— 按矿料特性 “精准适配”
电磁盘式除铁器需根据磁性矿类型、铁杂含量调整参数,避免 “一刀切”:
-
启停顺序:先启动电磁盘式除铁器(预热 5-10 分钟,让磁强稳定),再启动矿料输送带;停机时先停输送带,待磁盘上铁杂卸完后,再关电磁盘式除铁器,防止铁杂残留;
-
参数设定:①磁强调整:磁铁矿(强磁性)选 12000-15000Gs,赤铁矿(弱磁性)提至 18000-22000Gs(恒基磁电的电磁盘式除铁器支持 PLC 无级调磁,一键切换);②磁盘高度:矿料粒度 5-20mm 时,磁盘距输送带表面 300-400mm,粒度 20-50mm 时调至 400-500mm;③卸铁频率:铁杂含量<3% 时,每 30 分钟卸 1 次,>3% 时每 15 分钟卸 1 次,某磁铁矿厂按此设定,铁杂堆积率从 15% 降至 2%。
流程 3:矿料输送 + 磁选除铁 —— 核心环节 “吸附 + 卸铁” 同步
这是电磁盘式除铁器的核心作业步骤,需确保 “吸附牢、卸铁净”:
-
矿料均匀输送:通过输送带调速器(恒基磁电配套变频调速器)控制矿料流速(1-1.5m/s),避免矿料堆积过厚(不超过输送带厚度的 1/3),确保每颗矿料都能接触磁场;某矿山曾因流速过快,矿料分层导致底层铁杂漏除,调慢后除铁率提升 12%;
-
磁选与卸铁:矿料经过电磁盘式除铁器下方时,铁杂被磁场吸附至磁盘表面,随磁盘旋转至卸铁区;恒基磁电的设备搭载 “弹性聚氨酯刮板”,自动刮除铁杂至密封收集箱,无需人工干预,某选矿厂用后,卸铁效率比人工清铁快 3 倍,还避免铁杂二次污染矿料。
流程 4:除铁后检测 —— 抽样验收,确保精矿达标
除铁后需及时检测,避免不合格精矿流入下一环节:
-
抽样检测:每小时从输送带末端抽取 3 份矿样(每份 1kg),用磁选管分析仪检测铁杂含量,要求磁性矿精矿铁杂含量≤0.5%(恒基磁电的电磁盘式除铁器可配套在线检测系统,实时显示铁杂含量);某钢厂检测时发现铁杂超标,排查出磁强不足,调至 18000Gs 后达标;
-
设备状态复核:检测时同步查看电磁盘式除铁器的磁强、电流、温度(≤70℃),若出现异常立即停机,某矿山曾因磁盘温度超 80℃未及时处理,导致磁强衰减,修复后才恢复作业。
流程 5:日常维护 —— 延长寿命,保障连续作业
每天作业结束后需做维护,减少设备故障:
-
清洁保养:用高压空气(0.2MPa)吹扫电磁盘式除铁器表面粉尘,磁盘缝隙用毛刷清理;若矿料含油污,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后涂防锈油;
-
部件检查:每周检查刮板磨损、输送带接头、电气接线,发现松动或损坏及时更换;恒基磁电建议每 3 个月做一次磁强校准,每半年更换一次刮板,某矿山按此维护,电磁盘式除铁器寿命从 2 年延长至 4 年,年维护成本降低 60%。
很多矿山觉得 “电磁盘式除铁器作业流程麻烦”,实则规范流程才能发挥设备价值。恒基磁电的实践证明,按这 5 步作业,磁性矿除铁率能稳定在 95% 以上,设备故障减少 90%—— 它不是 “复杂的流程”,而是 “高效除铁的保障”,这也是磁性矿生产线降本增效的关键。